一、建筑类到底都有哪些方向啊?
建筑学专业(不论学硕或专硕)均包括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建筑技术(三大方向),那么学硕和专硕又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方向的教学设置有什么不同?
学硕、专硕都需要在学校呆满3年;
②毕业证不同,学硕颁发工学硕士,专硕颁发建筑学硕士。其中专硕如果本科来自建筑学通过评估的院校,毕业直接颁发建筑学硕士。如果是跨专业的同学需要在研究生期间补修一个本科大四及以上的课程设计。学硕无论本科来自外专业还是本专业,本专业通过评估与否,都统一颁发工学硕士;
学硕学费8000,,专硕学费12000,奖学金评定公平;
考试科目均一致,学硕历史方向和专硕的考试科目都一样,只是技术方向初试不考快题考建筑物理,复试要考快题,但复试的快题也是偏向技术方向,大多以结构、大样为主,兼顾方案设计。专硕的英语也是考英语一。
注意:
录取的时候学硕专硕分开录,但专硕不分方向。从高到低录取,学硕分为技术和历史两个方向,分开排名和录取,从这几年来看,昆工的录取是很公平的。
二、报考情况。
15年:报考昆工的同学较少,大部分为调剂生源。
16年:昆工开始变得逐渐热门起来,对外公布的只有四个调剂名额。
17年:更为火爆,只有学硕有两个调剂名额,专硕全为一志愿考生,且上线比例较高,进复试的比例接近1:2,很多同学初试分数不够高,复试快题不及格就直接被刷了。
18年:没有招收调剂生,昆工建筑学这两年大约有150-200人左右报考。从近几年来看,学硕录取13个,专硕录取30个左右,总共录45个左右(其中包括保送生)。
19年:19年是特殊的一年,19年报考的人数较多,但是一志愿上线的人数较少,所以昆工建筑学在19年又开放了调剂系统,最终录取了7个调剂生。
20年:最特殊的一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应该会扩招,但是目前国家线以及学校的院线都还没出来,所以只能预测。根据国家的相关文件,估测能扩招10-15%左右。
三、关于统考初试
分别是英语、政治、快题以及建筑学理论
(三)建筑学基础
建筑学基础一共有六本指定教材,三本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历史的分值约占到30-40分,某种程度上这三本书废话太多,可读性不强,真正有用的文字少之又少。第一遍要熟悉一遍课本,对中建史和外建史的历史轴线要有一个清晰的把握,然后第二遍可以看中建史和外建史的精编讲义,这个资料网上都有,第三遍就是冲刺阶段背诵重点了。虽然说三本建筑史的内容特别多,但是其实昆工的出题还是很有规律的,重点非常清晰,历年真题重复出题的频率很高。有的同学觉得考试考完之后都答上了,觉得自己考的特别好,结果出来分以后就崩溃了。这是因为你答题没在采分点上。至于这个我就不多说了,我就跟老师讲解的方法,自己再总结下有很好的套路了。
建筑技术类,建筑技术类有两本参考书,一本刘加平编的建筑物理,一本重庆大学的建筑构造第五版上册,是的,构造只用看上册。技术每年约占到建筑学基础总分的30-40分,一般是两个名词解释,一道简答题,一道论述题,物理和构造这两门课最碎了,知识点太多,刚开始复习起来是挺头疼的。这两本书一定要把课本上的重点总结出来,然后再把历年出现过的真题背下来,其实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这个每年都会有一个特别偏的名词解释,不用太担心,大部分同学都不会。对于技术的复习,主要还是以真题为主,把往年真题答案背住了就行。
建筑设计原理:这本书比较特殊,作者是昆工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白旭老师,在以前,这本书上的内容几乎占50-70%左右,但是在18年和19年,这本书上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并不是很多,特别是19年,几乎没有涉及到这本书的内容。所以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复习过程中,应该有选择性的去记忆。最近两年昆工建筑学理论的考试内容更偏向于构造以及建筑史方面的知识。
答题要领:一定不要让卷子空着,要全写满,否则空卷是不会给你分的。
(四)快题
我上学的时候也没有专门练过,对快题是很模糊的。黎志涛的《建筑快题设计100例》,这本书比较老了,造型也被大家抄烂了,而且书里面的造型很老,不推荐去抄。但是黎志涛的《建筑快题设计100例》被奉为一直奉为经典,考研过程还有很多人还使用的原因,首先是里面黎志涛所介绍解题思路和里面的平面图都是很不错的,其次是制图规范是很严谨的,不会像大家平时画快题那么随意。另外推荐大家多看下同济的一些手绘机构出的快题书,这本书无限接近昆工的快题风格,因为昆工的效果图同样是要求画轴测图,和同济的风格非常相似。
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侧重点,对于昆工而言,老师不会因为是不喜欢的风格分数就低呢,昆工的老师更侧重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阅卷过程是比较理性的。所以大家在考昆工的时候,风格上中规中矩不犯错误就好。至于一些技巧,大家就自己练习吧,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喜欢的风格或者你能驾驭的风格。自己喜欢的风格,因为你喜欢它,你就有兴趣往下练。如果是你不喜欢的风格,肯定是练不下去的。至于自己能驾驭的风格更不必说,既然是自己能驾驭的,自己才练习的过程中才能如鱼得水,信心倍增。对于快题中的效果图部分,一定要坚持练习,保持手感,然后总结一个自己的套路,形成自己的快题风格。为什么叫套路,那就是什么考试题目都能套上。像老四校近几年的快题太让人匪夷所思了,是真的考察你的基本功,没有几年的沉淀是不行的。昆工的快题不会太难。所以,对于很多本专业本科学的不是很好的或者跨专业而言昆工是比较适合的,一定要找适合自己的,别好高骛远,千万别浪费时间又打击自己的自信心。
PS:题目要求画的图必须画到,这是最基本的条件,然后一定要留时间检查试卷,看有没有漏项的,最后一条别忘把个人信息写清楚,自信地走出考场。
learnsalon
2020/9/2 15:21:49
四、关于复试需要注意的问题
复试占总成绩比例的40%。复试分为两部分,笔试和面试。
笔试:笔试分为两部分:三小时快题和一小时英语翻译(可带字典)。
①快题:复试快题非常重要,很多同学初试总分低于300分,复试快题又不及格(低于60分),大部分就直接被刷掉了。复试快题面积不大,难度不大,时间是3小时,题目一般为茶室、售楼处、住宅等小型建筑,不超过1000平方米。
②英语翻译:这个虽然规定说可以带纸质字典,但是实际上是根本没有时间翻字典的,今年一共给了三篇短文,我翻译第一篇的时候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单词就去查字典,结果时间过了半小时发现第一篇都没翻完,后面果断就没有用字典了,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就直接跳过,一阵狂写,结果最后还是剩了一小段没写完,不过这个无关紧要,只占复试的10%。
2.面试:无需紧张。
首先你肯定要准备你个人的作品集。大家别担心英语口试,因为很简单,我当时面试的时候,英语考官就是让我用英文进行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然后问你几个简单的问题。老师的问题不会太难,就像是和你普通聊天,比如你喜欢哪个建筑师,你讨厌哪个建筑师,你的特长爱好等等。所以面试的时候,你要学会主动出击,引导老师往你擅长的方向回答,一旦被面试老师引导节奏,这时候问题的难度就比较大了。
五.关于保送。
从这几年来看,昆工保送生为3-5个左右,17年了保送了一个历史和两个专硕。
六、昆工歧视跨考的学生么?
首先专硕只接受建筑学本专业的学生报考,这一点虽然在招生目录没有写出来,但是专硕的大部分导师和研招办主任已经达成了共识,所以我建议本专业的同学去报专硕,跨专业的同学去报学硕。歧视多少有那么一点点,但不是歧视,是怀疑。本科建筑学5年,你没有熏陶系统的学习,老师会怀疑你有没有能力来读这个研究生,所以肯定会仔细问问的。跨专业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准备下自己的作品集,哪怕是再差都做一个,用你的真诚去打动老师,但千万不要去用别人的,这是大忌。
六、昆工歧视跨考的学生么?
首先专硕只接受建筑学本专业的学生报考,这一点虽然在招生目录没有写出来,但是专硕的大部分导师和研招办主任已经达成了共识,所以我建议本专业的同学去报专硕,跨专业的同学去报学硕。歧视多少有那么一点点,但不是歧视,是怀疑。本科建筑学5年,你没有熏陶系统的学习,老师会怀疑你有没有能力来读这个研究生,所以肯定会仔细问问的。跨专业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准备下自己的作品集,哪怕是再差都做一个,用你的真诚去打动老师,但千万不要去用别人的,这是大忌。